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7. 紹興 秋瑾故居 & 魯迅故里

寧波之後,我繼續往下一站「紹興」前進。提到紹興,大家一定先想到「紹興酒」。沒錯,紹興原本就是黃酒之鄉,「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里香。紹興釀酒,歷史悠久,尤其是鑒湖的湖水,水質甘美,最適合釀酒。早在吳、越之時,越王踐出師伐吳前,以酒賞士,留下「一壺解遣三軍醉」的千古美談。

相傳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了治水,曾經兩次親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所以到現在紹興仍存在著「大禹陵」的勝跡。春秋戰國時期,紹興是越國的都城,越王踐建都在此,當時稱為「越池」。唐朝時稱為「越州」,南宋時,才改成「紹興府」,而紹興這個名字才一直延用至今。

紹興除了是一個酒鄉、古城之外,它還是一個書法勝地。東晉時期,大書法家王羲之所作的「蘭亭集序」就是在紹興。蘭亭,位在紹興城西南十三公里的蘭渚山麓。據說,春秋時期越王句踐曾經在這裡種植蘭花。東漢時期建有驛亭,因此而得名。東晉時期,王羲之跟友人謝安、孫綽及親朋共四十幾人聚會於蘭亭,飲酒賦詩。後來王羲之匯集各人的詩文編成集子,並寫了一篇序,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據說當時王羲之是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疾書此序,精美絕倫。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只可惜這樣一件書法珍品,唐太宗看了,愛不釋手,臨死時,命人用它來殉葬。從此之後,世人再也沒看過「蘭亭集序」的真跡了。

南宋時期,紹興還出了一個詩人,名字是陸遊。「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這首有名的「釵頭鳳」便是出自於他。宋朝時,有一個私家園林,面積有70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有名的私人家園,因為主人家姓沈,所以把這個園林稱為「沈園」。南宋時,陸遊在沈園與前妻唐重逢,感傷之餘,題「釵頭鳳」詞於園壁,從此這座沈園,更加遠近馳名。

陸遊與唐婉的故事大致是這樣的,陸遊在20歲左右的時候,娶表妹唐婉為妻,兩人郎才女貌、通曉詩書、情投意合。婚後兩年,不知是因為婆媳問題、還是膝下無子,陸遊被母親逼迫,休了髮妻,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後來兩人重逢、唐婉已再嫁人婦,憶起往事,感慨萬千,陸遊於是便在沈園的園壁上題了「釵頭鳳」這首詞。相愛的兩人,無法白頭,不知道該說是悽慘?還是淒美?

紹興也是名士之鄉。從治水的大禹,到臥薪嚐膽的句踐。從揮毫的王羲之到吟詞的陸游。從革命烈士秋瑾到一代文學大家魯迅,還有蔡元培、周恩來等等,紹興從古至今都不乏名人智士。這些名人智士的事蹟,我們在教科書上,也多少都讀過,比如說,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魯迅的作品「藥」、「孔乙己」、「阿Q正傳」等等。

我在紹興的時候,特別去了一趟「秋瑾故居」,秋瑾故居內,介紹著秋瑾的生平、並且展示著她生平的居家擺設。秋瑾在1875年,出生於福建省廈門。祖父、父親皆是官宦人士,父親還曾經到台灣當過官。秋瑾小時候也曾經到過台灣,但是 停留不久。後來她結婚、生子、赴日留學、參加革命、提倡女權。她給自己取了一個名號,叫做「湖女俠」。我在讀書的時候,就知道秋瑾自號「湖女俠」,但那時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我這樣去了一趟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秋瑾是紹興人,紹興不是有個湖,叫做「湖」?紹興人還拿水質甘美的鑒湖湖水來釀酒的那個湖!秋瑾來自「鑒湖」,而且是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俠」!當然可以幫自己取一個「湖女俠」這樣的封號。

出了秋瑾故居,我去了「魯迅故里」景區,這裡已經規畫成「魯迅祖居」、「魯迅紀念館」、和「魯迅故居」三個景點,沿路還可以看到「咸亨飯店」,旁邊還有商店賣茴香豆、可以搭人力三輪車、也可以搭紹興的特色「烏篷船」去「沈園」。我對景區太商業化的設置,不是太感興趣,所以早早就回去了。給大家看一下照片。

參考資料: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說明
 秋瑾臥室
秋瑾書房
魯迅故里
魯迅祖居
魯迅祖居一隅
魯迅祖居一隅
魯迅紀念館
魯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