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19. 鎮江 金山寺

鎮江市旅遊景點中,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市區北部,沿長江一線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這三座山雖然高度都只有幾十公尺,但是由於逼近江流,沿江聳立,形勢險要,歷史上開發甚早,所以留下許多古蹟、寺廟、和軼聞。位於舊城西部的金山四十四公尺,整座山被江天禪寺所覆蓋;位於江心的七十一公尺,山中藏有定慧寺;位於舊城北部的北固山則擁有著名的甘露寺遺蹟。

鎮江除了佛教寺廟之外,還有一處位於句容的茅山道院,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我原本打算去一趟茅山,但從鎮江過去,需要整整一天才能來回,當時發懶,沒去成,現在想想有些後悔,因為現在專程為茅山道院跑一趟鎮江,就更發懶了!

鎮江三山中,我只去了金山的江天禪寺。金山寺始建於東晉時代,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原名「澤心寺」。唐朝時稱「金山寺」。到清朝康熙皇帝登臨金山時,見長江四周景色,江天一色,故親筆賜名「江天禪寺」,並沿襲至今。雖然金山寺名稱多變,但自唐朝以來,人們都通稱這座寺廟為「金山寺」。

「金山寺」之所以稱為「金山寺」,是因為金山寺位在鎮江的「金山」上,而金山寺聲名遠播,很大的部分是因為「白娘子水淹金山寺」的傳說,因此,金山寺是外來遊客來鎮江,必定造訪的地方。

前往金山寺的那天早上,住在同旅舍的一位來自大連的遊伴,也想與我一同前往。我一向都是拎著背包,四處闖蕩,但在他的邀約下,我們便一同從青年旅舍,步行到了「金山寺」。一路上想,其實有個伴同行,也是挺好的。

到了金山寺入口處,取了前天晚上在網路上預訂的門票,付了入門費之後,便步入大名鼎鼎的金山寺!入寺不久,便有一位大叔與我們攀談起來,我們相談甚歡,那位大叔便自願要當我們的嚮導。大叔約莫七十幾歲,他說當年文革時,他才剛剛從大學畢業,便被下放到甘肅的玉樹,那時生活極苦。大叔說他是鎮江人,退休已久,退休之後便常在寺裡當志工,與有緣的遊客介紹寺裡的文化,他對寺裡的一磚一瓦、一碑一物、緣由始末,了然於心。尤其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屢屢下江南時,所留的每一個碑文、每一首詩,他都親自考據過。

我對鎮江歷史,原本不是太了解,但是經過大叔一番講解後,對鎮江有一個不同的看法。金山雖然只有44公尺,但是當我們站在金山寺最高處的時候,卻可以俯瞰整個鎮江。大叔說一、兩百年前,長江還離金山寺不遠,可是慢慢地,河流改道了,現在長江離金山寺有一段距離了。大叔說著說著,我們正好看見一艘大船行駛在長江上,我趕緊拿起我的相機,把遠處的長江拍下來。這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長江啊!

少年學成、知青下放、老年志工,想想大叔的一生的歷練,是否也會有景色依舊、人事已非的感嘆?就像長江河流改道、物換星移,歷史更迭。或許正如人們所說的:「變,才是人生唯一不變的真理!」

我原本就知道「白蛇傳」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故事雖然是假的,但是金山寺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地方。小時候曾經讀過的一個虛構故事,在多年之後,有了機會,便去造訪這個虛構故事中真實存在的地方,卻在這個真實存在的地方,又想起虛構故事中「白娘子水淹金山寺」是怎樣的一個光景?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這樣的狀態,是道教太極裡的精神?還是佛教「心經」裡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狀態?人生幻化,虛實得失,皆是因緣和合,是不是都需要道法自然,隨順因緣,不可執著?

拜佛回來之後,同行的遊伴建議我們去嚐嚐鎮江的特產「蟹黃湯包」。我因為吃素,不太想吃蟹黃湯包,就點了鎮江當地的特產「鍋蓋麵」外加「鎮江醋」。加了鎮江醋的鍋蓋麵,吃起來Q彈有勁,酸中帶甜,又價廉物美,推薦大家也去嚐嚐!

鎮江也因為白蛇傳的故事,而發展了一些有關白娘子的民間藝術,比如刺繡、竹編、和雕刻等等。鎮江的民間團體,把民間的這些藝術集結起來,展覽在藝術館裡,供一般大眾欣賞。

參考資料:

鎮江旅遊地圖
鎮江 金山寺
鎮江 金山寺 大雄寶殿
鎮江 金山寺 佛塔
鎮江 金山寺 度一切苦厄
鎮江 金山寺 鏡子裡有金山寺的佛塔
鎮江 金山寺
鎮江 金山寺 千古雄觀
鎮江 金山寺往下拍的江天一色 
鎮江 金山寺往下拍的江天一色
左上角大船行船處,便是長江
 鎮江 俯瞰金山寺
 鎮江特產 蟹黃湯包
白娘子 民間工藝美術展 說明
白娘子 民間工藝美術展
白娘子 民間工藝美術展
白娘子 民間工藝美術展
白娘子 民間工藝美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