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22. 南京 總統府 & 梅園新村紀念館 & 大屠殺紀念館

從揚州回到了鎮江之後,我從鎮江坐動車到了「六朝古都」的南京。南京的交通非常發達,我坐動車到了南京之後,無論是到達「南京北站」或是「南京南站」,都有地鐵連接這兩個車站到市區,於是,我選擇在南京北站下車後,搭乘地鐵到達先前預訂的青年旅舍。

在網路上看了一些有關南京的介紹,擷取如下。南京,簡稱寧,別稱金陵,是江蘇省省會。南京位於長江下游沿岸,北連江淮平原,東接長江三角洲,處於長江下游的中心。南京有兩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稱。南京長期在歷史上,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

南京一帶在一百多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三千年前,相當於中原的商、周之際,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湖熟文化」。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據說,周朝元王四年(西元前472年),越國大夫范蠡在今中華門秦淮河南岸建築越城,是現在南京城區建城史的開始。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在石頭山築金陵邑,是南京別稱「金陵」的由來。三國時代,西元229年,孫權稱帝,建立東吳,將都城從武昌遷至有「鐘山龍盤,石頭虎踞」之稱的「建業」,開啟了南京的都城史。

西晉滅吳後的太康三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又改「建康」。西晉滅吳後僅三十年,就亡於永嘉之亂。西元317年,晉宗室司馬睿在建康建立東晉,北方人口紛紛南遷。在此後約三百年的南北大分裂時期,建康成為華夏的正朔所在。西元420年,東晉滅亡後,四個朝代相繼在建康建都,與東吳、東晉合稱六朝。南京因此被稱為「六朝古都」。

六朝時的建康相當繁盛,據說梁武帝時,城中戶口達到二十八萬戶,是南京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六朝立國時間都不長久,但各朝交替相對平穩,制度文化沿襲相承,處於秦漢、與隋唐兩個大一統時期之間,是中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的重要階段。建康作為六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六朝制度的中心舞台,因此南京在「四大古都」中具有鮮明的特色。

西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應天府為京師,南京第一次成為大一統王朝的京城,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七十萬人,其中居民約四十七萬人、衛戍部隊二十萬人,是當時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保留至今的南京城牆明孝陵等建築就是這一時期修建的。西元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篡建文帝帝位,並於西元1421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一百二十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殺,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隔年,清軍攻陷南京,南京被降為江寧府,但民間仍習稱為南京。

西元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統治。隔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改江寧府為南京府,但不久後,袁世凱將民國首都遷往北京。西元1927,國民黨北伐軍佔領南京,同年四一二事變後,蔣介石等人,於418日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西元192961日,安葬孫中山於中山陵,南京設置為首都特別市。

西元1937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2月初,日軍進攻南京1213日南京城陷之後,日軍對平民和戰俘展開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約30萬人遇難,史稱「南京大屠殺」。西元19458月,日本戰敗投降,99日,中國政府代表何應欽將軍,做為中國戰區代表,在南京接受侵華日軍的無條件投降。隔年55日,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西元1949423日,中國共產黨佔領南京。

一些學者認為,南京是今日研究六朝文學、書法的首選之地。昭明太子在此編選「文選」,劉勰在此寫「文心雕龍」,王羲之顧愷之等書畫大家也生在南朝。在唐代,南京做為一座荒廢的前朝都城,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前往。李白曾在金陵停留的時間最長,他所作關於南京的詩,將近兩百首,其中著名的詩歌有「長干行」等。金陵懷古詩是唐代詩作的一大體裁,如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李白的「長干行」與劉禹錫的「烏衣巷」,詩中的地點皆在南京的「十里秦淮」,確切地點會在「十里秦淮」的那篇遊記中,有比較詳細的介紹。生於南京的南唐後主李煜王國維譽為「一代詞宗」,寫下了諸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許多名句。在宋代王安石曾經長期居留在南京,並視南京為故鄉,且最後埋葬在鐘山腳下的半山園。

明朝南京國子監作為全國兩大官方文化出版機構,主要在前人遺留下的宋、元兩代版片的基礎上進行整理、修補、刷印、圖書,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同期的北京國子監。當時世界上最浩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在南京國子監編抄成書。中國古代最大的醫學著作,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在南京編輯出版。清朝初年,吳敬梓定居南京,寫下了「儒林外史」,書中對南京的景物和文人的活動有大量細緻入微的描寫。「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生在南京,紅樓夢中的12個主要女性角色,命名為「金陵十二釵」。清朝初年孔尚任的著名戲劇「桃花扇」以明末清初朝代交替時期的南京為背景,描寫復社文人侯方域秦淮八艷之一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文人袁枚也選擇定居南京,在城西構築隨園。民國初年,朱自清俞平伯以南京秦淮河為題,寫作了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明朝的鄭和是我的偶像之一,當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出發港口便是明朝的首都南京。他航行所用的寶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由南京龍江的寶船廠建造,現已闢為寶船遺址公園。永樂五年,西元1407,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後,明成祖賜建「龍江天妃宮」來奉祀媽祖,此後鄭和每次下西洋前後,都要在天妃宮中祭祀。永樂九年,明成祖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歸來,又敕建「靜海寺」。如今,天妃宮建築,歷經戰火全部無存,僅明成祖撰寫的「御制弘仁普濟天妃宮之碑」倖存。西元2005年,南京市政府重建天妃宮。西元1988年,靜海寺則由市政府在偏殿基礎上復建,現已闢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

我在南京的時候,因為停留的時間有限,寶船遺址公園、天妃宮、以及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我都沒有造訪。不過,我倒是去了南京總統府、梅園新村紀念館、和大屠殺紀念館。

南京總統府,最早是明朝初年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時,改為兩江總督署,與江寧織造署隔街相望,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兩江總督管轄富庶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是極有權勢的封疆大吏,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等皆在此任兩江總督。西元1853年,太平天國在南京定都後,洪秀全將總督署改建為宏大奢華的天王府。清軍攻破南京後,曾國藩下令將天王府徹底焚毀,並於西元1870年,重建符合封建禮制的兩江總督署。

西元1911辛亥革命爆發,隔年元旦,孫中山先生在這裡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改原兩江總督署為臨時大總統府。同年4月孫中山先生卸任後,改為南京留守府。西元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此地為辦公廳舍。西元1937抗日戰爭爆發,11月國民政府遷往重慶1213日日軍攻佔南京。抗日勝利後,國民政府遷回南京,西元1947行憲後,蔣中正就任中華民國總統,改為中華民國總統府。

西元1949年初,在國共內戰中面臨失敗的國民政府遷往廣州。同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之後佔領總統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裡一直是江蘇省政府、政協等政府機關的辦公場所。西元1998年在總統府舊址,籌建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現在已經對外開放。

西元2005427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大陸期間,到博物館內的孫中山先生臨時大總統辦公室、以及蔣介石辦公室等原址參觀,並題字「和平奮鬥救中國」。這是中國國民黨主席自1949年以來第一次參觀南京總統府。

位於南京總統府不遠處的梅園新村紀念館,全名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這個紀念館,一般台灣人好像不太會去參訪,因為這個紀念館,是紀念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於19465月至19473月間,在南京國民政府進行和平談判的專題性紀念館,位於南京市長江路東端梅園新村街道紀念館包括中共代表團辦事處舊址、國共南京談判史料陳列館、周恩來銅像和周恩來圖書館。

大屠殺紀念館是南京市人民政府,為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而設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一個遺址型專門史博物館。館址位於南京城西南江東門,是當年日軍大屠殺的一處主要地點和遇難者的叢葬地。紀念館於西元1985年落成開放,經過1995年、2005年兩次擴建,現佔地約7.4萬平方公尺。

我去參觀大屠殺紀念館的時候,心情是無比沉重。日軍在六個星期裡,殺害了三十萬的生命,六個星期裡、不分晝夜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每十二秒,就有一人遇害往生。大屠殺紀念館裡,就有一個黑暗處,在每過十二秒,就會亮光一次,而每一次的光亮,就會顯示出一位遇害者的名字。

戰爭是人類最無知的行為,希望這個大屠殺紀念館,能讓人們記取戰爭所帶來的傷害,並且祈求世界永久的和平。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南京總統府:
維基百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網:http://www.nj1937.org/

南京 總統府
南京 總統府 平面圖 
 南京 梅園新村紀念館
 南京 梅園新村紀念館
 南京 梅園新村紀念館
南京 大屠殺紀念館
南京 大屠殺紀念館 大屠殺日期
南京 大屠殺紀念館 遇難者三十萬人
南京 大屠殺紀念館 和平大鐘
南京 大屠殺紀念館 和平廣場
南京 大屠殺紀念館 和平廣場